原标题:
惠州风物志
探究惠州文史中的鹅城传说
(资料图)
惠州别名“鹅城”,千百年来,流传着仙人骑木鹅开埠鹅城的动人传说。在惠州西湖之畔,一座形似飞鹅匍匐的飞鹅岭,为鹅城传说写上生动的注脚和现实的观照。
鹅城传说是岭南地区产生较早、流传较广、影响较深的口头文学,极具文学价值和民俗学研究价值,于2018年12月入选惠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鹅城传说媲美羊城传说
惠州市区,南湖西面,有一座高70多米的小山坡,郁郁葱葱,山脉翔翥,形似飞鹅展翅,因而得名“飞鹅岭”。在鹅岭北路登山口,有一照壁,上书繁体“鹅”字,端庄大气。及登得山顶,有一览胜亭,举目远眺,惠城“半城山色半城湖”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。在旧时,惠州人春游踏青或重阳登山,携酒于此鸟瞰惠州,饱览湖光山色,“飞鹅览胜”之景由此而来。
这座奇特的山岭,还与一个上千年传说密切相关,连接着惠州这座城市开埠的历史。
上世纪20年代的飞鹅岭。 严艺超翻拍
根据传说,惠州古称“鹅城”,是从南北朝谢灵运“梦游罗浮”典故中演变而来。相传南北朝山水派诗歌鼻祖诗人谢灵运来到广州,“梦游”罗浮,乘坐木鹅船逆龙江(即东江)而上,抵达惠州这块“仙源福地”,环视四周,江湖相连,水天茫茫,谢灵运只得在小船里过夜。第二天,木鹅船化成一座小山头,谢灵运就在山头上羽化升天。这座小山就是惠州城南的飞鹅岭,惠州城也因此而得名“鹅城”。后世研究表明,谢灵运实则在广州被诛,后人讳言其事。
清初屈大均在《广东新语·水语》写道,“惠州城中亦无井,民皆汲东江以饮,堪舆家谓惠称鹅城,乃飞鹅之地,不可穿井以伤鹅背,致人民不安,此甚妄也。”这段记述可以说明鹅城传说早在隋唐两朝已在民间流传。
至隋代,隋文帝在广东设立广州、循州两个总管府。巧合的是,广州古称“羊城”,传说是东周末年,有五位仙人骑着口含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(广州古称),仙人把谷穗赠给人们,祈祝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后遁去,而五只羊化为石羊,此后广州遂称“羊城”。惠州的鹅城传说,与广州羊城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,千古传颂。
苏东坡著文首提“鹅城”
谢灵运“梦游罗浮”的奇幻故事,演绎成为木鹅仙城的美丽传说,弥漫着道家气息。在道家最贵“逆水”,称其为“仙源福地”,东江由东往西流,被视为“逆水”,故谢灵运游览罗浮后,乘坐小木船来到这块“仙源福地”,由此成就仙人骑木鹅开埠鹅城的传说。
传说,一般多为口耳相传,而后世的文人,不断用诗文加强和提炼其艺术价值。
鹅城传说的故事正式出现在文字记载中是在北宋绍圣三年(1096),在这一年的秋冬之交,寓居惠州的苏轼为自己在惠州水东白鹤峰的新居举行上梁仪式,他写就《白鹤新居上梁文》,文首云“鹅城万室,错居二水之间;鹤观一峰,独立千岩之上。海山浮动而出没,仙圣飞腾而来往。”此后,苏轼于元符三年(1100)正月的《惠州李氏潜珍阁铭》说潜珍阁“蔚鹅城之南麓,擢仙李之芳根。”惠州的古称“鹅城”,经苏轼诗文的传播,不胫而走。
北宋苏辙之孙苏籀《跋惠州芳华洲刻石》称:“鹅城,左江右湖,想其城如提坊,民如雁鹜,屋如舟舫,树如菰蒲,故有古牓嘉名,造物特发其秘。”南宋王象之所撰的《舆地纪胜》中,也提到了鹅城传说的故事,“仙人乘木鹅至此,古称鹅岭,在罗浮西北(“西北”应为“东南”),即惠阳也。”又如明代杨起元写《重修拱北堤记》,“鹅城万雉,半入鉴光;渔歌樵唱,朝夕相闻。杭颍之匹,诚亦无愧。”
在中国,人们喜欢用吉祥的动物名为城市冠名,例如在珠三角,广州别名羊城,深圳别名鹏城,惠州别名鹅城,它们的得名,大多如出一辙。那些美好的神话,在带给一座城市别名时,还蕴含着这座城市人民对风调雨顺、丰衣足食、安居乐业的期盼。
鹅城传说是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结晶
地理传说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不必尽信,但惠州的水土及其滋润育化的氛围,实在是令人动容。
惠州古城号称“天堑”,易守难攻,而飞鹅岭是惠州古城天然屏障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惠州民间有谣谚云:“铁链锁孤舟,浮鹅水面游。任凭天下乱,此地永无忧。”惠州古城在明代重新修筑,规格高,质量好,充分利用了四面环水的地理优势,在军事方面有很高的防御能力。考诸史实,的确如此,在明清两朝,惠州虽然历经多次战争,但惠州古城从未被攻破。到了近代,飞鹅岭成为国民革命军“东征”战役的战略要地,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“鹅城传说”的知名度。
民谚中提到的“浮鹅”,曾是惠州的一大特色,到了现代,惠州城多处可见仙鹅的雕塑,如横跨东江的合生大桥的桥墩,塑造成仙鹅引吭高歌的状态,又如惠州体育馆的形态犹如天鹅振翅,惠州人对仙鹅的喜欢可见一斑。
而回顾鹅城传说的产生、发展历史可以看出,它无疑是人们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结晶,具有广泛的群众性,同时兼具珍贵的文学价值以及民俗学研究价值。
鹅城传说,这篇在惠州流传久远的民间文学作品,成为一代代惠州人的成长记忆,也见证着惠州城的发展与变迁。飞鹅,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形象,深深地印刻在民众的心里,成为惠州对外宣传的一张代表性“名片”。
(陈子衿)